【旧】我提一个中系初始金币机Gaijin不换皮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其实在老论坛就已经讨论过,可惜没有给出什么解答:
【建议】关于中系初级金币飞机 霍克III型 王牌飞行员座机 冠名的建议 - 游戏讨论 - War Thunder - Official Forum

问题1:
其他系的初级金币飞机都是有王牌飞行员冠名的
美系——盖勒座机 德系——弗莱格尔座机
苏系——茹科夫斯基座机(旧)克拉斯诺伦斯基(新) 英系——塔克座机
日系——羽切松雄座机 意系——马考林座机
法系——帕利耶座机 瑞系——雅各比座机
以系——魏茨曼座机

然而,中系的初级金币飞机是没有王牌飞行员座机冠名的
image

当初腾讯在制作代理国服的中系科技树时候,不给霍克III型冠名王牌飞行员座机,相信是有其基于现实游戏审核的考量的
但是这种考量在国际服明显不存在
百利而无一害,希望开发组能够考量一下

5 Likes

问题2:
另外在写这条建议的时候,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
中系初级金币飞机在银币线上没有相对应或者相仿的“换皮”银币飞机

其他系的情况,可以免费玩到初始金币机的银币版

美系:F3F-2——F3F-2

image.png.b8124c3829252d3fd4a161e418ab8b

德系:Bf 109 A——Bf 109 B-1

image.png.08bbd1e4724f6ba16ef59867070e31

苏系:伊153 M-62——伊153 M-62

image.png.77cd03b2914b218a8bd4e9c1545e0c

英系:斗士MK II——斗士MK II

image.png.8e5e36152b7ec3fd039632fe130a45

日系:九六式四号舰战——九六式四号舰战

image.png.3032c80f650b6667abae7ee7f3a82c

意系:CR.42CN——CR.42

image.png.68ea0aaed9886f2e177d1dbfdf4f98

法系:D510——D501

image.png.b97441d674df0009f30745770ad36e

瑞系:J8 A——J8 A

image.png.64d2deee3280afb0fd6b66172a420b

以系:喷火MF MK IX——喷火MF MK IX(裁剪翼)

image.png.b4a1ca465d3b2ace4423688be09dbb

而中系:

1 Like

在历史上用“霍克”3型战斗机打出战绩的不乏其人
因而,建议制作组为中系战斗机加上王牌飞行员冠名
并给出银币线上的霍克III换皮

在这里转载两个王牌飞行员的提名和介绍

1.“霍克”III(李桂丹座机)

李桂丹(1914―1938), 辽宁新民人。李桂丹身为中国空军军人,抗战期间英勇杀敌。与高志航、刘粹刚、乐以琴一并被誉为中国空军的“四大天王”。在抗战初期的空战中,曾先后击落日机8架,战绩辉煌。被国民政府授予二级云麾勋章。在武汉保卫战中,由于高志航牺牲,李桂丹升任空军第四大队代大队长,仅其1人即击落日机3架,也在激战中不幸被日寇击中,壮烈殉国,时年24岁。同时殉国的还有吕基淳、巴清正、王怡之、李鹏翔等烈士。

转自bilibili [战争雷霆历史涂装]霍克3型战斗机“中国空军烈士—李桂丹座机” 视频介绍

[战争雷霆历史涂装]霍克3型战斗机“中国空军烈士—李桂丹座机”_哔哩哔哩_bilibili

2.“霍克”III(阎海文座机)

阎海文(1916年-1937年8月17日),男,满族,辽宁北镇人,为航校六期毕业空军第5航空大队飞行员。1937年8月17日,所属第五大队轰炸上海北四川路日军陆军司令部时,被日军高射炮击中,机身着火,阎海文跳伞后落入敌阵,遭数十名日本士兵围捕并劝降,阎海文不为所动拔出手枪击毙日军5人,击伤数人,在日本兵逼近到离他50米的时候,他举起手枪,从容地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并在“中国无被俘空军!”的呐喊声中用最后一颗子弹自杀殉国。

转自bilibili [战争雷霆历史涂装]霍克3型战斗机“中国空军烈士—阎海文座机” 视频介绍

[战争雷霆历史涂装]霍克3型战斗机“中国空军烈士—阎海文座机”_哔哩哔哩_bilibili

涂装的话,正如上文转载所标明的那样,之前有UP制作过,或许可以联系采纳而省去制作时间
或者重新制作也不难
UP:XP61
B站主页:https://space.bilibili.com/28509609

介绍英雄座机涂装的视频

image
image.png.fdfd295c58ae84a08fd518202b6b44

4 Likes

另附霍克III型战斗机在中国战斗始末简介

资料1

霍克-3型战斗机,它是美国寇蒂斯公司在上个世纪30年代研制的战斗机。这型战斗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有独特的双翼和大发动机罩。

f7246b600c338744d60fcbb049d7fdfed52aa017

霍克-3型战斗机,是寇蒂斯公司综合了舰载战斗机F11C和P-6E战斗机,设计的一款战斗机鹰II型战斗机,霍克-3型战斗机在它的基础上,研制的出来的。霍克-3型战斗机它翼展9.6米,机高3.04米,它的最大速度是360千米/小时。它有一挺12.7mm的机枪和一挺7.62mm 的机枪。同时它还能挂载炸弹。值得一提的是,霍克-3型战斗机它曾是我国在对抗侵华日军的主力战机。

203fb80e7bec54e7f9735952aee0bf574ec26a3a

在1936年初,当时的中国就购买了109架霍克-3型战斗机。在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后,霍克-3型战斗机就发挥了自己巨大的效益。在1937年8月14日,中国空军飞行员驾驶霍克-3型战斗机就迎击日本的入侵的战机机,并且创造了击落敌机三架,重伤一架,自己没有伤亡的战果。而在后来的战争中,中国空军就用霍克-3型战斗机陆续击落了日本的飞机60多架。

21a4462309f79052b7e3a1711b2bf3cd79cbd5e4

因此霍克-3型战斗机虽然不是特别出彩,但是我国用它就打击了侵华日军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并且还极大振奋当时中国人民抗战的信心。在这里也应向曾经抗击侵华日军的所有同胞致敬!

转载自 中国空军二战时的主力战机,霍克-3型战斗机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5334494052878926

资料2

鹰三型战轰机为抗日战争初期,中国空军主力战机,所谓的鹰三型也就是国人所习称的『霍克三』。美国寇蒂斯( Curtiss )公司在1923年至1938年间作为旗下一系列单座战斗机的名称。中华民国空军在抗日战争期间就使用过霍克二、霍克三、霍克75、霍克81、霍克87等,寇蒂斯一共生产138架霍克三,其中一架68A型( 编号NR14703 ) 在美国本土作为展示机,1935年则有一架68B型至土耳其展示,1935年至1936年将24架68B型卖给泰国,1936年则卖了68型十架给阿根廷。中华民国政府则是在1936年至1938年间,购买了102架68C型,序号分别为12095-12155、12175-12185以及12726-12755,成为最大的买家!

b749.gif.c7e06877108e4296ea7e0b49e5106d7

我国早期的主力战机霍克三型战机

霍克三是以套件装箱船运的方式运抵中国,首架于1936年三月19日抵达上海,经沪杭甬铁路运至浙江省杭州笕桥的「中央飞机制造厂」等地组装,至1937年开战前已运交72架。大部份的霍克三经此管道组装完成后,才拨交给各驱逐部队。当时由第三大队第7队、第四大队第21队、第22队、第23队及第五大队第24队、第25队接收( 开战前夕第7队将其所有的霍克三拨交给第四、第五大队 )。由于在此之前空军已使用过固定起落架的霍克二,因此飞行员在习惯上便称霍克三为「新霍克」。

霍克三第一次公开在国人面前是在1936年10月30日,为庆祝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将军五十岁生日,由第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少校率35架霍克三,在南京市明故宫机场上空编成「中正」二字的空中分列式。同年12月12日发生「西安事变」,又是第四大队的霍克三首先飞抵西安上空进行示威,并轰炸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

1937年( 中华民国26年/日本昭和12年)四月,四、五大队奉命移往江西省南昌的青云浦机场整训。七月七日在河北省宛平县爆发「卢沟桥事件」,由于华北地区战局吃紧( 七月底北平、天津等地失守 )。八月七日,四大队进驻河南省周家口,以保卫华北及平汉铁路。九日,上海又发生虹桥事件,使情势更为紧张。十日,五大队大队部和廿四队进驻江苏省扬州,25队进驻淮阴待命。八月上旬,在南京开会的军事委员会体认到上海靠近首都的地理位置,以及其为多国租界的国际地位,决定在此投入大量兵力,舍弃华北的作战计划,将整个陆、空兵力移往南京、上海一带,企图以扩大及延长该处的战事,引起国际视听的反应。13日,中国在上海闸北的守军与日本在上海租界区的海军陆战队爆发冲突,进而引发沪战!于是当天1400时,航空委员会空军前敌指挥部发布「空军作战命令第一号」,明令各大队在14日1600时至1800时应抵达新驻地,其中第四大队奉命进驻「中央航空学校」所在地的笕桥。

八月十四日星期六,第五大队在当天上午九时轰炸长江口外的日舰,只有24队副队长梁鸿云中尉投弹命中敌舰艉部,但驾2410号霍克三的梁副队长却在下午的出击任务中,被日本出云号巡洋舰的一架中岛九五式双座水机 ( E8N1,森澄夫三等空曹驾驶;侦察员为藤冈与一一等空曹 ) 击落于距上海市20公里郊外。 就在同一天,早在8月8日就从日本九州岛鹿屋基地出发,进驻台湾台北松山机场的18架鹿屋海军航空队三菱九六式十一型( G3M1 )陆攻机( 陆上攻击机/陆基型轰炸机 ),分为两批各九架,由浅野 橘太郎少佐与新田慎一少佐分头率领,第一批在1250时、第二批在1305时先后起飞,计划攻击广德和笕桥两地。由于上海东方120 浬的海面上,正好有一个暴风半径300公里的台风,打乱了中日双方原订的作战计划。日本帝国海军第三舰队的凤翔、龙骧及加贺三艘航空母舰的舰载机全都因为狂强的风势而延缓行动;加上日本人的狂妄自大,在没有战机护航的情形下,就让轰炸机队直接进入中国境内攻击。另一方面,第四大队于13:25时左右从周家口起飞,却也因台风的肆虐,造成整个大队进入安徽省芜湖境内就碰上云层低压、气流不稳的天候,结果21队、23队于15:40时顺利在笕桥落地,22队却在安徽省的广德机场落地加油。13日就先行搭乘福特三发( Ford Trimotor ) 民航机抵达南京开会的高志航大队长,大约在15:20时也来到笕桥等待四大队机群。在此之前,防空情报电话已告知有敌机朝杭州方向飞来。20分钟后李桂丹队长率领的21队和毛瀛初队长率领的23队先后降落并进行加油挂弹,高志航则询问驾驶大队长座机的曹世荣,将座机停放于何处,在加油车和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便叫曹世荣与王荫华少尉为其IV-1号霍克三座机摇车启动,并率先带领21队的第一、第二分队升空迎敌。

16:00时抵达笕桥上空的新田分队就这么阴错阳差地与第四大队机群碰个正着,指挥小队的新田少佐一出云层,发电机即遭击伤,未及投弹便偕二号机脱逃;三号机(桃崎三等空曹及恩地三等空曹驾驶 )虽投弹击中机场旁铁道上一辆油罐车,却也因而暴露自己的行踪,被高志航逮着,在僚机谭文分队长( 驾2104号机 )的掩护下,将其击落,坠毁于钱塘江边的金门坎(一说为笕桥半山附近)。另外,21队队长李桂丹上尉(驾2101号机 )率柳哲生少尉( 驾2102号机 )、王文骅少尉( 驾2103号机 ),合力将第三小队三号机( 三井一等空曹及森田三等空曹驾驶 )击落于乔司镇李家村!而第三小队二号机(山下及川崎一等空曹驾驶,轰炸侦察员为大串 均三等空曹)被高志航盯住,连续攻击,中弹73发,左引擎失效,最后勉强飞回台北松山,降落重损,无法修护再用。而高志航的座机右侧及引擎也中弹微损。新田分队七架轰炸机于19:05时在松山机场降落,两架被当场击落,一架重损。前往广德攻击的浅野分队的运气也没好到哪儿去,在16:30时左右即将抵达广德之际,先是碰上躲警报的暂编34队队长周庭芳上尉发现其行踪,以单机冲散编队,致使轰炸机群仓皇中将十六枚炸弹投在机场旁的稻田中;折返杭州途中,又正好遇上在广德加完油,继续飞向笕桥的22队霍克机群。郑少愚分队长击中第二小队二号机( 小川一等空曹及才田三等空曹驾驶 ),这架飞机后来撑到基隆社寮岛( 今和平岛 )附近墬海!浅野分队在22:20时最后一架(共八架)飞机在松山机场落地。中国空军首战告捷,不啻令全国军民为之一振,尽管有两架霍克三油罄(金安一的2106号及刘树藩的2105号)迫降,其中刘树藩少尉更因伤重不治;但国府还是于1940年明订此日为「空军节」( 现更名为『空军胜利纪念日』)。

15日,加贺号航舰起飞各式作战飞机45架,预定以九四舰上爆击机( D1A1 )16架攻击苏州乔司机场、九六舰上攻击机( B4Y1 )13架攻击南京、八九舰攻( B2M2 )16架攻击广德。由于台风仍在作祟,九四舰爆抵达苏州上空时,因云层浓密,改炸绍兴,其中13架来到曹娥机场上空和驻守当地的中国空军爆发「曹娥空战」;九六舰攻则是找不到目标地南京,无功而返;而原订攻击广德的八九舰攻也因天候关系,改袭笕桥和乔司。

同一天,四大队原订追踪东海的日本航舰并加以摧毁,而五大队则配合陆军对虹口的日军攻击。结果天刚破晓便发现敌机,高志航决定拆掉挂在翼下准备对付航舰的炸弹,以迎战来袭的日机。08:40时,由岩井庸男少佐领队的八九式舰攻机队飞临笕桥南方,四大队机群紧急升空,高志航大队长再展神威,将一架日机击落于笕桥半山,但他本人右臂也遭一架舰攻机后座枪手射穿,只好忍痛脱离战场迫降( 先赴杭州广济医院就医,再到湖北省汉口市治疗,最后至江西省庐山休养 )。

21队李队长在曹娥江上空击落一架敌机,并与22队的郑少愚合力击落一架,但座机上翼也损毁,不得不退出战场!王远波( 驾2107号机)在翁家埠击毁一架,但却在降落时损坏座机的起落架。谭文( 驾2104号机)、王文骅( 驾2103号机)、苑金函(驾2108号机)、柳哲生( 驾2102号机)也各打下一架,但柳哲生的座机化油器遭击中,就近迫降乔司机场,尾随的日机企图炸毁座机,幸而躲过一劫。22队副队长赖名汤中尉与梁添成连手击落日机一架。另外就属乐以琴中尉(驾2204号机)技术最高超,他一人就打下四架!23队也有所斩获,毛瀛初队长(驾2301号机)、杨梦青、王荫华(驾2309号机)都各击落一架!(此役一共打下16架日机,但这项纪录可能有误,因为当天出击的16架八九舰攻中,还有一架幸存者回到母舰)。空战过后,四大队奉令调往南京警戒,但此时只剩下21队3架(2103、2104、2108)、22队8架(2201-2205、2207-2209)及23队8架(2301-2307、2309)妥善机,因此由21队、22队共11架新霍克前往南京,23队留在笕桥护卫待修的飞机(IV-1、2101、2106、2107、2109、2206)。

以陆上为基地的第一连合航空队木更津航空队的20架九六陆攻,也在当天0910时自九州岛大村基地起飞,由林田少佐领队,在13:00时左右抵达中国沿海,1330时由苏州向西飞,准备攻击南京。中国方面,南京防空司令部也在此时发现敌踪,发出警报。在南京附近的空军部队纷纷起飞拦截!空战结果如下:第三大队:8队( 使用费雅特CR-32 )击落两架;17七队( 使用波音281型 ) 击落两架。第四大队:21队李桂丹击落一架、谭文和苑金函合力击落一架;22队队长黄光汉上尉、郑少愚、巴清正、吴鼎臣各击落一架、梁添成击落两架。暂编34队队长周庭芳击落一架(一说为击伤)。

16日,四大队奉命回周家口休养整编;五大队则奉令在0730时攻击杨树浦日本运输机舰和登陆的日军,并轰炸上海虹口日军军营。24队队长刘粹刚上尉(驾2401号机)首开该大队纪录,击落日本水上飞机一架;袁葆康(驾2404号机)也击落水机一架。日方在上午派出12架九六陆攻分袭扬州、句容。其中6架陆攻尾随史昌龄的座机(2409号),于11:15时来到扬州,这时才刚陆续返回机场的五大队机群,再度起飞迎敌;此时第一小队已开始投弹,炸毁停在地面上的2508号机,升空拦截的十架霍克三由于高度仍不够,因而让敌机脱逃。但第二小队来袭时,却被25队队长胡庄如上尉(驾2501号机)盯上,接着又被副大队长马庭槐(驾V-5号机)击落该机(为八月十四日攻击笕桥的新田少佐驾驶)!15:15时,25队副队长董明德率六架霍克三前往上海,在16:25时抵达目标区对日军兵营俯冲投弹,遭到地面炮火猛烈攻击,队员张慕飞(驾2503号机)座机遭击中,迫降上海远东运动场,机体严重损毁,所幸人员在日军到达前,已被百姓抢救离去。

17日,四大队掩护二大队诺斯洛普(Northrop Gamma 2E)轻轰炸机出击;五大队则是掩护12队及16队对上海攻击日军地面目标,24队在完成投弹后,发现数架敌机,傅啸宇少尉(驾2405号机)先击落一架战斗机,接着刘粹刚队长在虹口附近也击落一架轰炸机,但雍沛少尉(驾2408号机)则惨遭击落!25队在1125时低空轰炸虹口日军司令部,队员阎海文少尉(驾2510号机)座机遭地面炮火击中,弃机跳伞又落入日军阵地,最后只好用身上仅有的左轮手枪和包围的日军周旋,并留下最后一颗子弹自裁殉国,还被日军厚葬尊为勇士!

由于国府当局认为霍克三是当时最新的主力机种,所以各种大小任务都少不了。在日本新一代战机出现前,以及轰炸机出击没有战机护航的情况下,霍克三倒也能勉强应付这类任务。

20日,刘粹刚上尉在虹口击落一架战机,接着又在长江口发现一架水上双座侦察机,硬是将其击落在母舰旁才罢手。

21日,木更津航空队的15架九六陆攻在林田少佐与曾我少佐领队分袭徐州、扬州。在警报发布过于仓促下,仅有少数几架霍克三来得及起飞,结果在地面上的V-4、V-5、2506及2513四架霍克三遭炸毁。但在空的霍克机群仍然击落四架日机(刘依钧驾2501号机、董明德驾2511号机、宋恩儒驾2512号机、袁葆康驾2402号机,各击落一架)。

22日,四大队协同五大队执行轰炸余山海面的航舰,却在宝山附近遭到龙骧号航舰起飞,由金子正大尉率领的九五式舰战(A4N1,舰上战斗机)攻击,2404号、2405号遭击伤,而总领队的四大队代理大队长王天祥上尉(原第三大队副大队长调任)被击中身亡。

23日,三、四、五三个大队前往吴淞口、宝山一带轰炸登陆的日军,遭遇敌机。刘粹刚、赖名汤各击落一架,袁葆康(驾2409号机)则击伤一架,但我方也损失两架波音机。24日,日军改变作战方式,木更津航空队夜袭南京,6架九六陆攻从济州岛出发,在21:30时抵达南京上空,摧毁了地面上V-2、2403号霍克三及一架福克武夫FW-44。

25日,暂编卅四队队长周庭芳,率机三架(霍克三)在上海上空遭遇日本九六舰战机(A5M)四架,结果击伤敌机两架,我机一架(王志恺驾驶的2304号机)遭敌击落。这十来天的战斗使得霍克三损伤过多(至少14架霍克三全毁),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26日起四、五大队终于打破建制,混合成两组人马轮番上阵,共同使用所有的飞机。

27日,木更津航空队的九六陆攻袭击南京,不但投弹未命中目标,还被23队吕基淳分队长当场打下其中一架。然而空军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航舰上的战斗机。随着战事的延长,国军飞机因耗损且无补充,而使数量急遽下降,再加上日机后援源源而来,使国军飞机的出击开始捉襟见肘!

原属九大队26队在28日大队遭撤销后,奉命将残存的A-12 许来克攻击机交给27队,由队长王汉勋率队前往江西省南昌市接收霍克三驱逐机。距高志航打下第一架日机才半个月,妥善机数量大减。九月份,国军驱逐大队偏向不主动出击,将战力保留为要地防空。日军大批换装新锐的三菱九六型舰上战斗机,使国军的霍克三机群陷入苦战。

九月4日,四大队23队毛瀛初队长率九架霍克三在罗店上空,遭遇到加贺号航舰起飞,由中岛 正大尉领头的两架九六式舰战,结果郑少愚驾2209号霍克三被击中,迫降于杨林口,机毁人伤;而乔志云的2409号机则迫降于无锡,机损人伤。

7日,九六舰战掩护轰炸机进袭广德,五大队25队赖名汤副队长率机升空拦截,吕基淳臀部中弹迫降南京,而赖名汤的座机中弹15日配备霍克三的29队纳入「驻粤空军指挥部」麾下,担负广州地区空防任务。

18日,国军为报复五年前的九一八事变,由四 、五 、六大队轮番攻击上海日军根据地,结果22队李有干少尉(驾2506号机)遭高炮击落。翌日,日军为了报复昨夜国军的夜袭行动,大举出动九六舰战、九六舰爆(D1A2)及九五水侦(E8N1)等45架进袭南京!四、五大队各派8架霍克三,三大队5架波音281及2架费雅特CR.32升空迎敌,击落4架敌机,我方代价则是3架霍克三(刘依钧驾2512号弃机跳伞、杨吉恩驾2306号跳伞、戴广进驾2509号遭击落阵亡)与三架波音机被击落,四架霍克三(邹赓续的新1号、刘宗武的2101号、董明德的2404号及吴鼎臣的2102号)受损。隔天日机再度进袭,我军三个驱逐大队却只能凑出9架霍克三和2架波音机应战。尽管如此的敌众我寡,一场恶斗下来,刘粹刚(驾2202号机)仍能打下一架、打伤一架日机。而袁葆康的新2号与乐以琴(驾IV-1号机大队长机)也各击落一架敌机;刘队长座机也和另外两架中弹受损。鉴于国军飞机在作战中大量耗损,

九月21日,航委会下令四大队将剩余的霍克三全部交给五大队使用,由五大队留守南京警戒,四大队则准备前往甘肃省兰州市接收俄制驱逐机。同一天在广州方面,凤翔号、龙骧号航舰起飞15架舰爆、三3架舰攻和15架舰战在清晨大举来袭,29队队长何泾渭率7架霍克三升空,30分钟苦战后,谭伯勤分队长(驾5239号机)被击墬阵亡、关孟祝(驾5232号机)灼伤跳伞后来不治,而龙骧号有五架舰战受损,回航时迫降;中午日机再度来袭,这次是六架舰爆、三架攻击机和9架舰战出现,29队仅存的5架霍克三再度迎敌,结果邓仲凯(驾5231号机)弃机跳伞。

十月份,伤愈重返战场,并升任空军驱逐司令(大概类似德国空军的『战斗机兵种司令』)兼掌第四大队大队长的高志航上校,提出了将霍克三轻量化的构想:拆除副油箱、副油箱整流罩、炸弹架和落地灯,以便和灵活见长的九六舰战决一死战。

7日,日机攻击广东省英德附近铁路,使用霍克二的28队与使用霍克三的29队共同迎击,虽击落两架敌机,但我方领队陈顺南分队长(2909号霍克三)、28队黄元波中尉(2807号霍克二)被击落阵亡,另有多人负伤(周灵虚驾2809霍克二迫降、陈其伟驾III-1霍克二迫降)。

12日南京上空爆发空战,先是上午击落两架水侦,但袁葆康的2404号和日机对撞受损迫降;下午日机又卷土重来,这次高志航(驾IV-1)、17队队长黄冸扬(驾1706号波音机)和刘粹刚各击落一架九六舰战,尤其是刘粹刚驾2401号座机击落日机的经过,更是被在地面上观战的妻子许希麟亲眼目睹。不过曹芳震(驾2107号机)却被击落阵亡,另一架波音机(黄子沾驾1707)也受损迫降明故宫机场时断成三截。

14日,航委会下令二、五、六、八大队,昼夜攻击上海高尔夫球场及公大纱厂。然而日军先派出飞机攻击南京大校场机场,升空拦截的刘粹刚和7架霍克三与护航的战机交战,8队的张韬良(驾2207号机)与7队的范涛(驾2102号机)遭击落阵亡,陈有维队长(驾2205号机)则迫降徐州。

21日,宋恩儒(驾2501号)单机侦察吴淞、宝山间的机场,却还是躲不过日机的袭击,受损迫降。

24日,17队邓正熙驾2501号机却因发动机故障,迫降溧水,机损人伤。

26日,由于山西省太原附近战场情势危急,航委会下令刘粹刚率领三架霍克三(分别为张慕飞、邹赓续与徐葆畇)赶赴支援,并令其先飞抵洛阳,再由熟悉航线的雷炎均领队飞太原;刘粹刚于07:00时率队自南京起飞,09:30时飞抵汉口落地加油并稍作休息,11:30时再度起飞,于13:25时抵达洛阳,然而却因雷炎均为晚一期的学弟,刘粹刚顾及面子在没有雷炎均领队下,于16:15时独自率机队由洛阳起飞,却因暗夜兼天雨致地形不熟,最后这位生前以霍克三击落13架各式日机(官方核定数为10架,曾获颁七星序奖章及二等宣威奖章),未曾在空战中被击落或负伤,被誉为「中国天空的红武士」的刘粹刚,驾着2407号霍克三,撞毁在山西省高平县西南角城门上的魁星楼,壮烈成仁,年仅24岁!周赓续与徐葆畇则因油罄弃机跳伞,机队中仅张慕飞一人,于20:45时折返洛阳。刘粹刚殉国后,五大队一时间居然没有飞机可出勤!

到了11月1日,才修复了IV-1、IV-2两架霍克三,但都直接飞往汉口,这也是往后从南京修复的各式飞机撤出的模式。12月初在汉口集中的霍克三只剩IV-1、IV-2、V-3、V-14、2109、2204、2205、2303、2307、2508等十架,是上海南京保卫战的幸存者,全部交给五大队。

12月9日,日本15架九六陆攻和8架九六舰战进袭南昌,26队王汉勋队长率四架霍克三升空迎战,击落一架九六舰战,但也损失3架,包括周光彝中尉的2604号机与29队新任队长林觉天的霍克三。

1938年初,各队开始接收俄机,预定换装霍克75的25队却因来不及接收,一直到7月9日完成换装才舍弃霍克三不用。然而订购的霍克三仍陆续交机中,空军便将这批飞机拨交给迁至云南省昆明的「空军军官学校」(中央航空学校于1938年七月一日改称)担任高级教练机。9月28日,日机进袭昆明,教官周庭芳和姚杰各驾一架霍克三,黎宗彦驾霍克二迎战,一共击落三架日机!

1940年6月,四大队负责陪都重庆市的空防,下辖21、22、23及24四个中队(我国空军编制,大队下辖队,至1939年8月1日才改制为中队),均使用续航力较短的俄机,为了应付日机日夜轮番的轰炸,由22中队从官校接回九架新霍克(22中队先接回机号64、66、67、68、69、71、75、78与81号等九架霍克三,其中有序号P-5682、P-5683、P-5687,并至少在1940年5月21日至5月30日出勤;7月4日以后这九架飞机可能改漆机号为2214~2222,参考空军战斗要报数据推测),利用其续航力长的特性,专门负责夜间索敌;6月下旬交给划归四大队指挥的18中队使用,到9月份也消耗殆尽!仍在使用霍克三的单位是空军官校驱逐组(即今之战斗飞行组)。

1940年10月7日,日本海军第15航空队的27架轰炸机,在7架零式战斗机(A6M)的护航下攻击昆明,驱逐组组长李向阳率11架霍克三和4架 I-15bis迎战,结果霍克三和 I-15bis各有一架被击落,而包括李向阳在内的三架飞机均中弹迫降。等到美国租借法案通过,大批美援抵华后,霍克三这型笕桥神鹰便消失在中国天空的历史洪流之中!

转载自 中国空军霍克三型战机史末

http://www.flyingtiger-cacw.com/gb_822.htm

1 Like

柳哲生座机也可以,虽然我初始机早都开完已无必要碰了。

找到一个英文传记里面有列出击落记录的:
http://surfcity.kund.dalnet.se/china_chi-sheng.htm

1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