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塞施密特 Bf 109 T 设计于上世纪 30 年代后期,由 Bf 109 E 型改造而来,计划装备德国海军的齐柏林伯爵号航母。尽管这款低速性能优化的战机未能随齐柏林号在北海上一展身手,但在战争雷霆中各位飞行员们将有机会一睹其风采!
Bf 109 T-2:德国空战科技树 II 级战斗机 (高级载具)
载具速览:
- 低速操控能力提升
- 武器配置优秀
- 高级载具加成
载具历史
1930 年代末,德国海军制定了雄心勃勃的“Z 计划”,力图通过大规模造舰计划扩充海军实力,与英国皇家海军相抗衡。随着航母建造计划的推进,专用舰载机的研发需求被提上了日程。出于资源分配考虑,德国空军提议在现有机型基础上开发舰载改型,而非从头研制全新型号。该方案获得通过后,数架 Bf 109 E“埃米尔”型进行了改造工作,主要通过加装着舰钩、延长翼展并换装大型副翼与襟翼以适应舰载操作,由此诞生了 Bf 109 T-1 舰载战斗机。
然而 1940 年战局变化导致齐柏林伯爵号航母建造计划中止,临时改装的 Bf 109 T-1 在拆除部分舰载设备后转为陆基型 T-2 投入前线。作为舰载机改装型号,T-2 型在低空性能与起降距离方面拥有独特优势,适合起降条件较为复杂的机场条件,因此被驻扎在挪威的第 77 战斗机联队 (JG77) 所接收,直至 1941 年底被其他改型取代为止。
在此之后,Bf 109T 系列逐渐退居二线,主要作为教练机承担训练任务直至 1944 年末。Bf 109 T-2的总产量仅有约 60 架,使其成为 Bf 109 全系量产型号中最为稀有的类别之一。
认识了解齐柏林的海上雄鹰——Bf 109 T-2!
Bf 109 T-2 由 Bf 109 E 型 (按照德式通信字母表常被称为 Emil) 改造而成,专为德国造舰计划中的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而生。由于德国海军航母计划被搁置,Bf 109 T 系列战机的总产量极低,尽管战争期间未能大规模投入实战,但这款战机仍然算得上是 Bf 109 家族中相当独特的存在。想要探寻这款齐柏林的未尽之梦的更多细节?请随我们共同深入今日的开发日志。
由于舰载作业与常规陆基操作存在显著差异,梅塞施密特公司的设计团队在 Bf 109 E 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以适应舰载机起降距离更短、低速操作性能更高的需求。气动布局方面,Bf 109 T 主要通过延长机翼,提升副翼及襟翼面积等方式有效提升低空低速状态下的操控性能。至于其他参数如发动机与机载武器配置等方面则与陆基版本基本一致,系列变动令 Bf 109 T-2 在保拓展了低速性能包线的同时仍然拥有 Bf 109 E 引以为傲的速度优势。对于热衷于缠斗的飞行员而言,这项改进带来的优势不可谓不大:在陆基型号往往已失速的速度区间内,T-2 型仍能保持可控飞行状态。
趣知识:Bf 109 T 系列的后缀源自德语“Träger”(航空母舰),代表飞机的舰载机属性。
作为 Bf 109 E 型的分支型号,T-2 型的前射武器同样采用了 Emil 的 2 枪 2 炮配置——在中低级空战中,这样的配置往往能高效撕碎敌机。对地挂载方面,T-2 型同样能够加装炸弹挂架,搭载 50 千克或 250 千克炸弹,在执行对地支援任务或海战模式下高效爆击目标。
Bf 109 T-2 将以全新高级载具的形式加入德国空战科技树中低级队列,各位飞行员们花费金鹰即可将这架齐柏林的海鹫迎回自己的机库。在以均衡飞行性能与强大火力横扫敌方单位的同时,高级载具带来的收益加成既能为新晋飞行员在德国科技树中一路攀升的捷径,同样可以作为资深玩家新增的独特收藏,为您的出击队列增添不一样的风味!今日开发日志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会——祝各位飞行员们在长空之上狩猎愉快!
注意:载具参数可能会随问题修复与错误更正做出调整,具体性能以最终实装状态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