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版本更新“战象先锋”测试服初步更新日志 (2025/09/06)

已知问题

  • 新载具可能在性能参数、装甲分布、武器配置等方面存在不准确之处。
  • 新增地面载具装甲模型尚在开发阶段 (WIP),仍需进一步的调整和改进。
  • 部分新增机型可能缺少座舱视角。
  • 部分载具乘员组外观模型可能存在缺失。
  • 部分空中载具的机翼脱落效果可能存在错误。
  • 部分新增载具的图标可能未制作完成。
  • 部分武器挂载及改装件名称未进行本地化。
  • 可能存在部分音效缺失问题。
  • 部分空中载具的损伤模型可能存在不准确之处,缺少燃油、滑油与冷却水泄露效果或存在装甲材质缺失。

新增载具

空中载具

美国

  • A-10 ( 所有型号 ) — 伤害模型与内构已获细化。
  • B-66B

德国

  • Bf 109 T2 ( 高级载具 )

苏联

  • -25 ( 所有型号 ) — 伤害模型与内构已获细化。

英国

  • 流星 F Mk.8 ( 所有型号 ) — 座舱模型升级,新增更多细节。
  • F/A-18A 早期型 ( 澳大利亚 )
  • F/A-18A 后期型 ( 澳大利亚 )
  • CF-188A ( 礼包载具 )

日本

  • F-5TH 超级虎 TCU

中国

  • -6 ( 高级载具 )

法国

  • F-16A OCU ( 比利时 ) (联队载具)
  • 流星 F Mk.8 — 座舱模型升级,新增更多细节。
  • 福克 G.IA — 临时座舱已替换为全新座舱模型。

瑞典

  • FB.Mk.II ( 挪威 )
  • FB.Mk.VI ( 挪威 )
  • FB.Mk.VI ASH ( 挪威 )

以色列

  • F-16I 风暴
  • 流星 F.8 — 座舱模型升级,新增更多细节。

地面载具

美国

  • M55
  • T58 ( 礼包载具 )
  • 魟鱼

德国

  • M55
  • 虎王 (P) — 外观模型全面升级,履带模型翻新,内构模块细节更新。

苏联

  • BMD-4M2
  • 9K317M 山毛榉 -М3

英国

  • 天剑
  • 公羊 I

日本

  • M60A3 TTS ( 泰国 )
  • M163 ( 泰国 )
  • 魟鱼 ( 泰国 )
  • T-84BM 堡垒 -T ( 泰国 )

中国

  • VT4
  • M55

意大利

  • M55
  • FSAF SAMP/T

法国

  • M55
  • MAMBA (SAMP/T)

瑞典

  • CV 90105 (TML)

直升机

美国

  • AH-64E
  • MH-60L DAP — 伤害模型与内构已获细化。

德国

  • -24 ( 所有型号 ) — 伤害模型与内构已获细化。
  • SA 313B 云雀 II — 伤害模型与内构已获细化。

苏联

  • -24 ( 所有型号 ) — 伤害模型与内构已获细化。
  • -35M — 伤害模型与内构已获细化。
  • -28 ( 所有型号 ) — 伤害模型与内构已获细化。 .
  • -35P (联队载具)

英国

  • 超级雌鹿 — 伤害模型与内构已获细化。

日本

  • -35 ( 印度尼西亚 )

中国

  • -10 — 外观模型升级,新增导弹逼近告警设备对应的建模。

意大利

  • -24 ( 所有型号 ) — 伤害模型与内构已获细化。
  • A-129 (所有型号 ) — 伤害模型与内构已获细化。
  • T-129 — 伤害模型与内构已获细化。

法国

  • SA 313B 云雀 II — 伤害模型与内构已获细化。

瑞典

  • -28A — 伤害模型与内构已获细化。

以色列

  • AH-60 — 伤害模型与内构已获细化。

海战舰艇

美国

  • 马里兰号战列舰 (BB-46) ( 礼包载具 )

  • 查尔斯· F ·亚当斯号驱逐舰 (DDG-2)

德国

  • Z 51 号驱逐舰

苏联

  • MPK-33

英国

  • 纳尔逊号战列舰 (28) ( 礼包载具 )

  • 索玛雷兹号驱逐舰 (G12)

日本

  • 清津号布雷舰

意大利

  • MC-492

法国

  • 光荣号巡洋舰

  • 战斗级埃纳号驱逐舰 ( 高级载具 )

  • 大胆级无畏号驱逐舰

新地图与作战任务

  • 波兰 — 地图视觉效果全面翻新,整体布局与进攻路线不变。
  • 东欧 — 地图视觉效果全面翻新,整体布局与进攻路线不变。

地图与作战任务更新

  • 阿登 — 部分灌木丛替换为小型叶丛与矮树丛,替换后的新植被被摧毁后不会在地面上翻滚。

  • 灰烬之川 — 对地图西侧队伍南方出生点的地形进行了调整,现更加平整,方便玩家离开出生点。

  • 修复了高速撞击树干较矮的树木会导致树木疯狂旋转翻滚的问题。

  • 帕劳群岛 — 对地图中岛屿的数量与分布位置进行了调整,方便玩家在地图中航行,清理出部分较为直观的交火线。地图整体向北平移。调整了出生点防止玩家舰艇互相碰撞的逻辑。面向小型舰艇版本的地图出生点现在更加靠近战区。

  • 【军事行动】山麓之邦 — 新增空战版本地图。

  • 为所有地图中现代版本机场跑道上的雷达新增对应的动画。

  • 拓宽了中高等级空战地图空中出生点的横向宽度,使玩家出生位置更加分散,避免发生碰撞。玩家出生点横向宽度拓宽至 30 千米。

  • 下列地图中部分房屋的外观模型已获升级:

    • 诺曼底 ( 空战与陆战版本均得到升级 )
    • 弗兰德斯
    • 布雷斯劳
    • 许特根森林
    • 默兹多克
  • 波兰 ( 冬季 ) — 地图中所有房屋的外观模型已获更新。

  • 布雷斯劳 — 移除了铁轨沿线的黑色条带。

  • 波兰、波兰 ( 冬季 ) 、东欧 ( 所有版本 ) — 更新了陆战与空战地图的小地图。

  • 极北海港 — 移除了北侧冰山,优化北方队伍前往战区的路线。

  • 越南 — 封阻了 B4 区域的登山路线。

  • 第二次阿拉曼战役 — 移除了 C3 与 D7 区域登上高地的路线;封阻了 D6 区域能够直射出生点的一处点位。

  • 西奈 ( 陆战区域 ) — 修复了部分石头悬空的问题。

  • 阿提卡 — 封阻了 G5 区域的一处不平衡点位,该点位先前可直射敌方出生点出口。

  • 库班 — 修复了地图部分区域存在的材质贴图拉伸变形的问题。调整了 G3 与 G4 区域的地图边界,玩家沿着道路前进时不再收到“返回战场”警告。

  • 分房权重 10.7 及以上地图的机场新增箭-2M 与 ZSU-23-4 防空单位。

  • 更新了树木的损毁动画:如果来袭炮弹动能足够大,树干在被炮弹命中后会断成两截;树木在遭到火力命中或载具撞击时树枝也会脱落。

地面单位模型,损伤模型,载具性能和火力配置调整:

  • Pbv 501 Sd.Kfz.222 ( 所有型号 ) 15cm sIG 33 B Sfl M8 LAC ( 所有型号 ) — 移除了先前错误添加的作战挡位巡航控制模式。
  • XM1 ( 克莱斯勒 ) — 载具全重由 52.6 吨更正为 52.16 吨。资料来源: XM1 Test Data by US Army.
  • M41D — 修正了炮口火光的外观特效。
  • 追猎者 — 载具全重由 15.8 吨增加至 16 吨。(玩家报告). 最高行驶速度由 42 千米/时更正为 40 千米/时。(玩家报告).
  • 石龙子 ( 所有型号 ) — 修正了履带块所在位置,修复了履带连接处存在的间隙。(玩家报告).
  • M728 CEV 、百夫长 Mk.5 AVRE — 修复了“推土铲”改装件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玩家报告).
  • 征服者、卡那封 — 发动机功率由 810 马力提升至 821 马力。(玩家报告).
  • 猎鹰 — 备弹量由 620 发增加至 680 发。方向机最大转速 80°/秒提升 90°/秒;高低机最大转速由 40°/秒提升至 50°/秒。资料来源:The Hispano Suiza Auto-Follow 30 mm. ANTI AIRCRAFT WEAPON SYSTEM TYPE A.14.D, Publication No. M.P. 38 Issue 6 by B.M.A.R.Co and/or Elliott Brothers Ltd.
  • 猎鹰 — 炮塔装甲厚度增加:侧面与后方装甲厚度由 10 毫米增加至 15 毫米、车顶装甲由 6 毫米增加至 15 毫米,炮塔正面装甲由 10 毫米增加至 20 毫米。车底装甲同样由 6 毫米增加至 20 毫米。(玩家报告).
  • ZSU-23-4M2 — 修复了弹药耗尽后对应内构模块仍然显示的问题。(玩家报告).
  • M18 GMC ( 所有型号 ) — 移除了车顶 .50 重机枪的射界限制,现在可 360 度回转。(玩家报告). 资料来源:TM 9-755 WAR DEPARTMENT TECHNICAL MANUAL: 76-MM GUN MOTOR CARRIAGE M18 AND ARMORED UTILITY VEHICLE M39.
  • 九五式重战车 — 载具全重由 25.5 吨增加至 26 吨。资料来源:『口号車(九五式重戦車)諸元表』, 日本の戦車 上巻 1961.
  • 地狱猫 ( 地狱之轮 ) — 修复了 2 挺机枪开火时只要有 1 挺进入射界盲区会导致 2 挺机枪均无法开火的问题。
  • 拳师犬 MGS CT-CV 105HP — 调高了第三人称视角位置,方便玩家进行操作。
  • 豹猫、 81 (C) SAM ASRAD-R Lvkv 9040C Lvrbv 701 、酋长 / 神射手、 ItPsV — 更正了先前错误设置的过低的战场辨识度数值。
  • BMD-4M — 修复了 100 毫米炮在自动装弹机损毁后仍能正常装填的问题。
  • T-72 ( 所有型号 ) T-80 ( 所有型号 ) T-90 ( 所有型号 ) ZTZ96 ( 所有型号 ) ZTZ99 ( 所有型号 ) WZ1001(E) LCT VT4A1 MBT-2000 、哈立德 I — 新增火控系统对应的内构模块。对应模块尚处于制作之中,火控设备损毁目前不会影响坦克子系统的正常功能。
  • T-72 ( 所有型号 ) T-80 ( 所有型号 ) T-90( 所有型号 ) ZTZ96 ( 所有型号 ) ZTZ99 ( 所有型号 ) WZ1001(E) LCT VT4A1 MBT-2000 、哈立德 I — 细化了方向机与高低机对应的内构模块,对应模块尚在调试之中。
  • T-72 ( 所有型号 ) T-80 ( 所有型号 ) T-90 ( 所有型号 ) — 细化了装弹机对应的内构模块,新增提弹机对应建模。

空中载具与直升机模型,损伤模型,载具性能和火力配置调整:

火力配置及武器系统

  • -10ME — 新增 CM-502KG 空对地导弹挂载选项。新增火蛇 70A 制导火箭弹挂载选项以及对应的改装件。火发-7D 改装件由 II 级移至 I 级。

  • -28NМ — 新增 LMUR 空对地导弹挂载选项。内侧挂架现可挂载针式空对空导弹。

  • 狂风 IDS MLU (RET.8) — 新增 BOZ 导弹逼近告警干扰吊舱挂载选项。

  • SRAAM — 重新制作了导弹气动特性,飞行距离有所提升。(玩家报告). 导弹自动驾驶仪机制升级,大幅减小了飞行路径中的意外抖动。(玩家报告).

  • 修复了任何条件下发射的导弹飞行速度均无法超过 1500 米/秒的错误。(玩家报告).

  • KAB-500Kr — 导引头视野由 2.9°-12° 更正为固定 2.5°。资料来源:“Комплекс авиационного вооружения Су-25Т и его боевое применение”.

  • AASM -250 Kh -38 KAB -250 LG 雷霆 -2 — 导弹飞行过程中可在水平方向上强制变向,利用该机制可追尾命中空中目标。(玩家报告玩家报告 ).

  • Kh -38 — 重新制作了导弹的气动特性,降低了低空发射时的最大射程与飞行速度,最大飞行距离增加至 70 千米。(玩家报告).

  • 幼狮 C.10 — 新增 SPICE 1000 精确制导炸弹挂载选项。(玩家报告).

  • F-15I 雷霆 — 新增 SPICE 2000 精确制导炸弹挂载选项。

  • 幻影 4000 — 更正了 Sycomor 干扰吊舱携带的干扰箔数量。(玩家报告).

  • F-16A OCU ( 泰国 ) — 新增 KGGB 制导炸弹挂载选项以及对应的改装件,GBU-10 现需要研发前置的 KGGB 制导炸弹。

  • -14T — 新增可高空投放的 450 毫米鱼雷。

  • 20 毫米九九式二型机炮 — 高爆破片弹药 (HE-F) 与曳光高爆弹 (HEF-T) 战斗部装药类型由 PETN 更正为 Pentolite 炸药。(玩家报告).

  • 幻影 2000D-RMV — 新增更多数量的 AASM SBU 64、SBU 54 以及 SBU 38 炸弹挂载选项。

  • F-104A F-104C — 机上搭载的 M61A1 机炮射速由每分钟 6000 发下调至 4000 发。备弹量由 750 发调整为 725 发。(玩家报告).

  • H.P.12 — 修正了 1600 磅 SNHE 炸弹的挂载位置。(玩家报告).

  • F-2A F-2A (ADTW) — 新增机腹副油箱挂载选项。

  • 勇士 — 新增 500 磅 S.A.P. Mk.II 半穿甲炸弹挂载选项。资料来源:Wirraway Operating Instructions

  • DB-3A DB-3B — DER-31 翼下挂架现可挂载更多数量的 50 千克与 100 千克航弹。新增 BRAB-220、BRAB-500 与 BRAB-1000 穿甲炸弹挂载选项。资料来源:Техническое описание самолёта ДБ-3-2М-85.

  • B-57B — 内置弹仓 250 磅 AN-M57 航弹挂载数量由 21 枚更正为 12 枚。(玩家报告). 外部挂架新增 AN/ALE-2 干扰箔吊舱。(玩家报告). 资料来源: T.O. 1B-57B-1 Flight Handbook B-57B aircraft

  • F-16C — 新增 APKWS II 制导火箭弹挂载选项。FFAR 太空飞鼠火箭弹增设为默认挂载选项,对应的改装件已被移除,玩家解锁改装件花费的金鹰与研发点已全额返还至账户。LAU-68 在改装件列表中的位置由 IV 级变为 III 级。

  • A-10C — 对包含 AGR-20A APKWS II 制导火箭弹的挂载配置进行了调整,所有挂架均挂载该火箭弹。

  • F-15E — 新增 AGR-20A APKWS II 制导火箭弹挂载选项。自由落体航弹现无需任何改装件即可使用,对应的改装件已被移除,玩家解锁改装件花费的金鹰与研发点已全额返还至账户。所有 JDAM 挂载选项已被整合至列表内 III 级的单个 JDAM 改装件中,研发该改装件即可使用所有 JDAM 弹药。AGM-130 空对地导弹改装件由 III 级移至 IV 级,需要研发新增前置改装件 APKWS 改装件才能解锁使用。

  • F/A-18C 后期型 — 新增 AGR-20A APKWS II 制导火箭弹挂载选项。

  • AV-8B AV-8B+ — 新增 AGR-20A APKWS II 制导火箭弹挂载选项。

  • -2 — 新增 RS-132 与 RBS-132 火箭弹挂载选项。

  • -2 (M-82) 、苏 -2 TSS-1 、苏 -2 MV-5 BB-1 — 新增 RS-82 与 RS-132 火箭弹挂载选项。

  • 重锤 — 新增无法同时挂载 AIM-9G 双联挂架与 GBU-15(V)1/B 制导炸弹的挂载限制。(玩家报告).

  • 海盗 F MK II — 现可挂载更多数量的 500 磅与 1000 磅航弹。采用相同规格的英制航弹替换了挂载选项中的美制航弹。(玩家报告).

  • 米格 -21S (R-13-300) — S-24 火箭弹已从外侧挂架挂载选项中移除。UB32 火箭巢已从内侧挂架挂载选项中移除。资料来源:«Самолёт МиГ-21С. Инструкция по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и техническому обслуживанию №ГК-195. Книга 2»; «Самолёт МиГ-21С с двигателем Р11Ф2С-300. Техническое описание. Книга 1».

其他变动

  • RAH-66 — 更新了内构预览模式下机炮对应模块的建模。

  • -7II — 修复了机尾减速板展开时与副油箱发生穿模错误的问题。(玩家报告).

  • P-63C-5 — 修复了选择包含 M8 火箭弹与航弹的挂载配置时,实际挂载的火箭弹数量少 1 枚的问题。

  • 林肯 B.Mk.II — 修复了成员组技能界面中“自卫火力”一栏显示 4 名机枪手而非实际 3 名的问题。(玩家报告).

  • 幻影 F1C-200 、幻影 F1C 、幻影 F1CT — 修复了 Phimat 干扰吊舱发射干扰弹时从机身中央发射的问题。

  • A-129D — 观瞄缩放倍率由固定 27 倍更正为 2.6-61.4 倍变焦。资料来源:TOPLITE, Electro-Optical ISR & Targeting System.

  • J 29A A 29B — 修复了水平仪只能显示单侧方向倾斜程度,无法显示机体向左滚转时姿态水平的问题。(玩家报告).

  • A-4B — 修复了开启火箭助推装置后不显示火箭发动机尾焰的问题。(玩家报告).

  • G.50 ( 所有型号 ) C.200 ( 所有型号 ) — 修复了空速表无法正常运作的错误。(玩家报告).

  • 雅克 -9U 、雅克 -9UT 、雅克 -9P — 座舱下方新增一处油箱。资料来源:“Системы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силовых установок самолётов”; “Самолёт Як-9У с двигателем ВК-107А. Техническое описание”; “Самолёт Як-9 с мотором ВК-107А. Техническое описание. Книга 3”.

  • 一式战一型 — 更正了内构预览视角下的引擎型号名称。(玩家报告).

  • AJS 37 — 修复了仪表盘上雷达告警接收装置 (RWR) 环状界面不具备功能、无法显示威胁来源方向的问题。(玩家报告).

  • -5III — 新增单独发射干扰弹能力。(玩家报告).

  • -34 、苏 -39 — 改善了光电瞄准系统的夜视模式成像质量。

  • 提升了飞行员具备第三代夜视仪的空中载具在座舱视角下的夜间成像质量。

  • MB-175T — 新增引擎灭火系统。

  • A-10 ( 所有型号 ) A-7 ( 所有型号 ) F-105D AH-64 ( 所有型号 ) 、米 -28 ( 所有型号 ) 、苏 -25 ( 所有型号 ) 、苏 -39 — 战机油箱新增聚氨酯泡沫抑爆机制。

  • -24M 、苏 -34 、苏 -27 ( 所有型号 ) 、苏 -30SM 、苏 -33 、歼 -11 ( 所有型号 ) F-4 ( 所有型号 ) F-14 ( 所有型号 ) F-15 ( 所有型号 ) F-18 ( 所有型号 ) EF-2000 、台风 FGR.4 F-2000A A-7 ( 所有型号 ) F3H-2 A-6E TRAM F11F-1 、美洲虎 ( 所有型号 ) 、阵风 C F3 JAS 39 ( 所有型号 ) 、幻影 F1 ( 所有型号 ) AV-8 ( 所有型号 ) 、鹞 ( 所有型号 ) 、海鹞 ( 所有型号 ) FJ-4B ( 所有型号 ) F9F ( 所有型号 ) F8U F-8 ( 所有型号 ) 、掠夺者 ( 所有型号 ) 、图 -14Т A-4 ( A-4B 外的所有型号 ) — 新增应急放油机制。

  • B-57 F11F-1 F4D-1 J 32B A 32A F3H-2 、雅克 -38 ( 所有型号 ) — 新增弹射座椅系统。

  • 勇士、 DB-3A DB-3B LeO 451 TBF-1C 、复仇者 Mk.II — 新增自定义挂载系统。
    飞控模型变动

  • 阵风 C F3 — 战机空重由 9700 千克更正 9300 千克,发动机出力响应系数同步作出相应的调整。(玩家报告玩家报告).

  • F-15E F-15I — 提升了高速以最大过载进行回转下的机动性能,改善特定情况下机动性能不足的问题。

  • F-14A F-14B — 更正了高速以最大过载进行回转时机动性能不足的问题,降低了鼠标瞄准模式下的摆动。

  • F7F-1 F7F-3 — 失速速度有所提升。(玩家报告) .

  • -30SM — 发动机新增“超速”工作模式。当战机飞行速度超过 600 千米/时 (海平面 0.5 马赫) 后,会自动提升发动机转速与推力。(玩家报告).

  • F-105D F-106A (1972) — 修复了 J75 发动机转速不稳定的问题。(玩家报告).

  • 回旋镖 ( 所有型号 ) — 最大飞行速度提升至每小时 430 英里 (约 693 千米/时).

  • 飞龙 S.4 — 发动机重量由 900 千克更正为 1350 千克。

  • P-47 ( 所有型号 ) — 新增与空速相关联的襟翼自动收放与锁定系统。

  • A-20 ( 所有型号 ) — 新增与空速相关联的襟翼自动收放系统。

  • -2 (所有型号 ) — 飞控模型已获升级,提升了起飞时的操纵体验。改善了所有控制模式下的操纵性能。对引擎热力学特征进行了调整 (过热速度更慢)。

  • MS-405 ( 所有型号 ) — 新增战斗与起飞襟翼挡位。

  • P.630 P.631 P.633 — 襟翼控制系统变更为气动操控。战机现在仅具备着陆与收起 2 个襟翼挡位。最大襟翼操作速度增加至 462 千米/时。

舰船单位外观模型、损伤模型、性能参数与武器配置调整:

舰船火力配置:

  • 衣阿华号战列舰 — 修正了二号主炮塔消耗弹药的顺序:该炮塔现将优先使用上部弹药库的备弹,自上而下进行消耗。(玩家报告).

  • 反击号战列巡洋舰 — 修正了资料卡中的鱼雷携行数量。(玩家报告).

  • 152 毫米 OPF 1937 SAPBC — 弹药类型更正为被帽风帽半穿甲弹 (SAPCBC)。

  • 罗德尼号战列舰 — 修复了搜索雷达无法正常工作的错误。(玩家报告).

  • 舰船性能参数、物理机制与损伤模型:

  • 修复了弹药库内进水排出后,对应炮塔仍然无法恢复正常装填的问题。

  • 黎塞留号战列舰 — 修正了主炮扬弹机的内构建模,此前炮弹可以在不击穿炮座装甲的情况下对扬弹机造成毁伤。 (玩家报告).

  • K2 炮艇 — 修正了伤害模型不含舰上两座四联装 20 毫米机炮的问题。(玩家报告).

  • 妙高、羽黑号重巡洋舰 — 还原舰船史实布局,将弹药库修正为分布在数量更多且较小的隔间内。

  • 阿贺野号轻巡洋舰 — 细化了舰船的装甲防护:修正了装甲板的形状,位置与厚度。修正了数个重要模块的位置和尺寸,包括火控室、水泵以及副炮弹药库。

  • 利安德号轻巡洋舰 — 修正了舰船的装甲分布,包括弹药库、火控室、横隔舱壁和舰桥部位的装甲形状与厚度。修正了数个内部模块的位置。

  • 最上号重巡洋舰,三隈号、铃谷号轻巡洋舰 — 修正了舰船的装甲分布,包括舵机、首尾横隔舱壁、主炮塔扬弹机井和炮座部位的装甲,以及炮塔底部和上层建筑防护部分的装甲厚度

  • 南安普敦、贝尔法斯特号轻巡洋舰 — 修正了火控室模块在伤害模型中的位置。

  • 山城号战列舰 — 修正了舰船的装甲分布,包括主炮塔、装甲甲板和横隔舱壁的装甲厚度,以及舰艉穹甲的形状。修正了数个内部模块的位置。

  • 无畏号战列舰 — 修正了火控室在伤害模型中的位置。

  • 伊势号战列舰 — 修正了弹药库在伤害模型中的位置。(玩家报告).

  • 妙高号、羽黑号重巡洋舰 — 缩小了烟囱和上层建筑在装甲甲板上占据的开口尺寸。(玩家报告). 修正了艉部弹药架周围装甲带的厚度。 (玩家报告).

  • 巴尔的摩号、匹兹堡号重巡洋舰 — 修正了舰船的装甲布置和装甲材质,包括横隔舱壁,弹药库,扬弹机,炮座,主炮塔和内部隔舱。

  • 罗德尼号战列舰 — 修正了防雷装甲和弹药库上方甲板的形状与厚度。为炮座加入了额外装甲。修正了多处装甲交汇处的形状。

  • 雾岛号战列舰 — 为副炮炮廓增加 38 毫米的装甲防护(玩家报告).

  • 衣阿华号战列舰 — 修复了摧毁主炮测距仪有概率导致主炮塔损毁的错误。 (玩家报告).

  • 前卫号战列舰 — 修复了副炮弹药库会随着炮塔旋转移动的错误。(玩家报告).

  • 斗士号导弹巡逻艇 — 资料卡标注排水量由 230 吨修正为 220 吨。(玩家报告).

海战舰艇外观模型与建模:

  • 塞瓦斯托波尔号战列巡洋舰 — 修复了水上飞机弹射器上出现两架飞机的错误。(玩家报告).

  • 俄里翁号战列舰 — 修正了舰艉右侧一门 102 毫米副炮的内构模型。(玩家报告).

  • 天城号战列巡洋舰 — 修复了伤害模型中扬弹机与炮塔合并为一体的错误,现在两者将分开显示。 (玩家报告).

  • 光辉号战列巡洋舰 — 主炮塔型号由 Mark I*/N 修正为 Mark I*,即最大仰角较小、炮管位置开口较小的炮塔。 (玩家报告).

  • 安德烈亚·多利亚号战列舰 — 舰上救生艇起重机现已升起至垂直位置,避免遮挡射界。

  • 罗马号战列舰 — 战局中将不会显示舰上的救生艇外观模型。(玩家报告).

  • 榛名号战列舰 — 修复了三联装 25 毫米机炮炮塔外观模型不会指向实际开火方位的问题。(玩家报告).

  • MS 444 — 船旗更换为战前样式。

  • MTB-460 — 装备国由英国更正为加拿大。(玩家报告).

其他变动

  • 新增了在战斗中即时切换“开火键同时控制主副炮或仅控制主炮”的功能。 玩家可以在按键设置 → 海战中更改操作键位:

    • 一键切换主炮或副炮开火

    • 主副炮同时开火(默认情况)

外观自定义系统

  • 加入了一批新的击坠胜利徽标贴花。

成就与嘉奖系统

  • 调整了获得“陆战英豪”作战嘉奖所需的击杀数:

    • 陆战街机模式:12 → 10

    • 陆战历史模式:6 → 10

    • 陆战全真模式:6 → 7

  • 调整了获得“装甲克星”作战嘉奖所需的击杀数:

    • 陆战街机模式:11 → 9

    • 陆战历史模式:5 → 9

    • 陆战全真模式:5 → 6

  • 调整了获得“海战英豪”作战嘉奖所需的击杀数:

    • 海战街机模式: 12 → 9

    • 海战历史模式: 6 → 9

  • 修正了“大洋屠夫”作战嘉奖适用的最高击杀数(超过此数量即变为“海战英豪”):

    • 海战街机模式: 11 → 8

    • 海战历史模式: 5 → 8

  • 修复了在陆战历史和全真模式下可以同时获得“金牌僚机”和“一臂之力”作战嘉奖的错误。

  • 击毁电脑玩家载具 (在玩家列表中占据位置的电脑玩家,非 AI 单位) 将同样计入“装甲克星”和“大洋屠夫”嘉奖的进度。这一改动将主要影响海战和低等级陆战历史战局。

交互界面

  • 加入了对Steam 游戏录制功能的支持。

    • 录制时间轴上将会生成重要时刻标记,例如击杀和占领战区,方便玩家进行剪辑。

    • 标记将会包含重要时刻的信息,例如驾驶的载具和弹药种类。

    • 时间轴将以不同颜色标记玩家状态,如在战局中,基地界面或正在加载。

  • 在空战和直升机战斗中,武器选择界面和操作栏中将会显示选中武器的状态和挂载位置 (例如机翼,机身或弹舱内),以及顺位的下一发武器。

  • 尚未获得自定义挂载方案的战机也可使用可视化武器选择界面。

  • 在可视化武器选择界面中加入了热焰弹/箔条连续间隔投放的按钮。

  • 日本海军旗 (旭日旗) 现替换为日章旗,以符合游戏内其他旗帜的基调。

  • 在游戏选项 > 聊天及语音聊天设置新增“屏蔽潜在骚扰信息”的选项。当开启时,特定玩家发出的消息将会被“该信息已根据玩家过往表现屏蔽”的系统通知覆盖。被屏蔽的玩家需要在过往 30 天内收到超过一定次数的聊天内容投诉。

游戏机制

  • 为机载雷达界面新增光标控制模式。进入该模式后,玩家可呼出光标 (默认长按 Alt) 点击雷达界面各部分元素 (如标尺、扫描区域参数、雷达工作模式等) 进行操控。点击特定区域或拖动扫描扇面可将雷达天线指向光标点击的区域,双击雷达界面截获的目标可进行锁定,双击已锁定的目标可取消锁定。

  • 战斗界面操作栏新增雷达界面光标控制功能对应的操控按钮,点击即可为雷达界面启用按钮。按钮系统包含了雷达/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全套控制方案,玩家启用该功能后仅需按住 Alt 呼出光标、点击雷达界面周边的按钮即可控制机载雷达,无需使用复杂的组合键。目前共有三种显示模式:显示按钮与功能标注、仅显示按钮、不显示按钮与功能标注 (默认)。

  • 对陆战历史与海战模式下驾驶第二架战机出击所需出生点数 (SP) 机制进行了变动:驾驶战机再次出击对应的出身点系数不再与战机类型 (如战斗机、攻击机等) 相绑定,而是与战机是否携带对地挂载 (航弹、空对地导弹、航炮穿甲弹链等) 相关。新机制下战机主要以出击时携带的挂载配置分为 2 种类型:“对空挂载”(挂载空对空导弹或不携带任何挂载,同时不携带穿深超过 40 毫米的弹链);“对地挂载”(战机挂载炸弹、火箭弹、空对地导弹、鱼雷、水雷,或穿深超过 40 毫米的航炮弹链)。注意:新机制下战机只会被归类为“对空挂载”形态或“对地挂载”形态中的一种,同时挂载空对空导弹与对地导弹仍将被归类为“对地挂载”配置,不会造成后续挂载对空配置的战机出生点升高。

  • 考虑到在高等级陆空战斗中,机炮已不是对地攻击的主要手段。VI 级及以上空中载具携带穿深超过 40 毫米的航炮弹链出击时无需花费额外的出生点数。

  • 对于 VI 级以下空中载具搭载的航炮,若默认弹链穿深超过 40 毫米,则在出击时同样需要花费额外的出生点数,先前该机制仅针对研发弹链,现在则扩大至默认弹链。

  • 当玩家瞄准方位超出自卫机枪手射界时,炮塔将不会回归至默认位置,而是时刻保持瞄准玩家准星指向方位,避免炮塔回正带来的瞄准延误。

  • 为分房权重 11.3 及以上的陆战街机与历史模式战斗新增新型号核弹载机:

    • 挂载 RN-28 核弹的苏 -24M — 苏联与中国

    • 挂载 B61 核弹的 F-111F — 美国、以色列与日本

    • 挂载 B61 核弹的狂风 IDS ASSTA1 — 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与瑞典

  • 为可挂载鱼雷的战机新增鱼雷航行深度选择功能,现有 1 米与 4 米深度可选。

图形画面

  • 为少量应急放油新增专属视觉效果。

  • 升级了火箭发动机烟迹与引擎尾焰效果。

  • 升级了炮弹命中地面载具后的火光效果。

音效变动

  • 为座舱视角下战机发射导弹制作了专属音效。

  • 空中载具发射导弹的音效已得到优化,新版音效更加尖锐易于辨识。

  • 重新制作了干扰弹发射音效,使对应音效更加自然真实,并会随着视角距离出现微妙变动。

  • 重新制作了地面载具、海战舰艇与空中载具的机炮与机枪开火音效。新音效新增更多细节,动态范围提升 (最大音量与最小音量之间的体感差异),远处的开火音效现在更加自然连贯。

  • 对座舱视角下的机炮开火音效进行了调整,以更契合该空间的声学特性。

  • 地面载具在第三人称视角和炮手视角下的开火音效现更加清脆有力。

  • 为搭载多门机枪或机炮同时开火的地面载具更新了开火音效,以表现对应载具同时开火的枪炮数量。该变动主要影响下列载具:GAZ AAA(4M) P.7.T.AA Mk I 轻型防空车、 旋风、 M13 MGMC M15 CGMC M16 MGMC T77E1 、石龙子 .

  • 优化了爆炸音效。特定不自然的音效素材已修正,远距离音效的种类更为丰富,其整体能量与动态范围 (最大音量与最小音量之间的体感差异) 均得到了提升。

  • 为航母甲板新增海浪与舰船引擎轰鸣声等环境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