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开发组认为中国给一个一体防空车配发了一个根本打不到最大射程的导弹? 这有点搞笑了吧
问题在于ZAK-23E目前并不具备发射ahead弹药能力,只标注了未来可能会具备。无论是膛内装表还是把线圈整合在炮根内,开发团队目前还是在纠结编程线圈的具体位置。北方工业视频片段之前已经进行了反馈。
那么可以采用T-90A的3of26 EDKV的例子,说明其采用了外观不可见的膛内装订机制,不需要考虑线圈位置的问题
625和630这两转管炮我记得是靠圈数来定距的,具体的我也搞不清,跟35厄利巩编程原理有区别
630没有AHEAD那种线圈,就是计转数的定距榴弹啊 sentence full
以后越来越新的中系载具gaijin打算怎么做?不是机密的数据几乎没法找得到,到时候gaijin想怎么做也改不了…
既然瞄准镜视角已经看到其发射的炮弹在目标附近碎裂了,那只能说明要么是ahead要么是vt了啊,开发组又不会真的把装表线圈做成一个内构部件,为啥要纠结这个呢?
何况,630的火炮系统本身就是封闭在一个外壳里的,编程线圈完全有能力也整合进去啊
我不理解,既然已经有航展630旁边摆放标注为625e系统使用的25和30mm编程弹,那就证明其确实有使用编程弹的能力,之前也有issue说明央视节目里出现的观瞄屏幕上有编程弹的信息,凭什么以线圈位置未知为理由怀疑其使用编程弹的能力
您辛苦了,我以下发言不针对您。
这开发团队也是逆天,认为Update command指的是数据链而非无线电指令线修正,然后又说公开资料无法判断数据链模式是否在弹炮雷达一体的 CS/SA5 上得到了应用。简而言之,开发团队认为导弹可以数据链制导,但是没有证据证明发射车有数据链制导的组件,扯来扯去就只剩红外制导了。这论证的严谨程度顶级C刊论文都只能望其项背了吧。合着这FB10A,就是个大号的TY90。咋一轮到制作中国载具,制作组突然就这么“严谨”,这么追求“真实”。但若说真实,中国顶级主站坦克的防弹内衬,issue通过一年多了都没实装,武直-10的射后不管对地导弹至今也没实装,这真是奇怪啊!如此看来制作组今天的“严谨”与“真实”背后实际就是傲慢吧!早在一周前我就退游了,这几天一直在关注论坛动态,issue管理员给我恶心坏了, 本来指望制作组能够公平公正的制作中国载具,结果今天端上来这么一堆乐色。issue管理员与制作组在令人失望的方面从不令人失望啊!论坛那些大佬的努力几乎付之东流,以后不会再有好消息,我已彻底绝望。
这里面唯一尊重玩家,为玩家利益四处奔波的官方工作人员就只有您了 [Monika_in_action],再次感谢您对中系玩家利益做出的努力。
ly70r制导方式是初始系带惯性引导 + 更新命令 + 主动雷达制导在央视的采访在也明确说明ly70可以单车完成整个武器系统的作战拦截需求,那么既然单车可以完成整个需求fb10a是否不需要数据连从来实现单车的中段引导,比较ly70r中也有更新命令,官网中的更新命令我更倾向于是指令制导的机翻错误
这个可以提交issue试试
有FB10A过载的资料吗?20g打不了固定翼啊,一扭就扭开了,8km打平飞都打不中
真不是20g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尾翼面积和尾翼攻角数值给的太幽默了,绝大部分时候这个蛋只能拉10g……跟毒刺差不多
测试服更新了
630现在在测试服里弹药箱疑似有bug,第一次放置弹药箱的时候还会正常补给,当弹药箱消耗后再次放置时便再也无法补给